close

教育部到底是要來做什麼的呢?

 

  我最近開始在想這個問題,從以前的音容「苑」在、ㄓ、肘、到三隻小豬等一系列的中文大改造,讓我都覺得我的國文能力該不會到下一次總統大選的時候就已經不堪使用了吧?

 

  現代人必備的三項能力:國際觀、電腦跟語言能力,裡頭所謂的語言能力在我看來,與其說是英語能力,倒不如該說是雙語能力,因為語言畢竟只是一個工具,一個表現自己所專精領域的能力,我想除了政客之外,應該很少人光是靠講話就能養家活口的啊!

 

  也因此,就算是要靠語言來吃飯(老師除外),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是要走翻譯這一條路,我本身也是學外語的,我早就明白如果單單只是專心致力於學好一個語言,等到真的需要翻譯的時候便會發生明明每個字我都知道他的意思、甚至於我都知道那整篇文章的大意,但是要說個清楚或是翻得漂亮,那就實在是力有未逮了!

 

  在資訊化的社會裡,看得懂一篇外語文章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反正上下文猜一猜都有個七八成的把握,但是要說給別人聽或是教導別人的話,兩邊語文的功夫若是沒都下足工夫,翻出來的東西實在會貽笑大方。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都會努力地看些好的中文文章的道理。

 

  而這個道理我想身為國家教育龍頭的教育部應該不用我來教才是!

 

  只不過,中文的學習只是教育部職掌中的一小部份,但是連這一小部份都沒辦法做好的話,該如何推廣到其他的教育領域呢?

 

  像今天的新聞又說教育部的成語解釋又多了一個謬誤:「地下有知」出現的解釋居然是【人死後還有知覺】!

 

  我是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哪個工讀生審的稿,雖然硬要解釋的話,知當然可以解釋成知覺,但是在這句成語裡頭,比較適當的說法應該是解釋成感應會比較好一點。

 

  認真說來,如果這句成語新解出現在國中的週記裡,我想我頂多只會笑一笑,說那位學生可能誤會了這句成語,畢竟知覺這個詞套在這邊沒這麼漂亮,因為知覺指的是比較偏生理的反應,雖然也可用在心靈的感應上,但比較會讓人產生誤解。

 

但是身為國家教育的最高機構,只要是出他們家門口的東西,不管是輓聯、匾額、講話稿甚至於是網站內容,都該是字字斟酌過才是,畢竟那是他們吃飯的傢伙,就像是國防部如果哪天網站內容把七四機槍跟七五機槍都分不清楚的話,也同樣是會笑掉人大牙的!

 

加上,這句成語的解釋是出現在所謂的教育部線上辭典裡,而所謂的辭典,自然有其一定的權威性,權威從何而來,不就正該是撰寫者以及審查者對於這一門學問的專業嗎?

 

當專業不再使人信服,那又何來什麼權威感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看再這麼搞下去,台灣的教育都快被搞成十年植物、百年植物人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任意飛翔 的頭像
    任意飛翔

    四十五年目睹之怪現象

    任意飛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