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限制級的動畫片!
一部動畫若能囊括許多大獎的話,我想畫風唯不唯美便不是片子的重點,而是片子裡頭到底在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才是重點。
我必須承認說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部片子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越是深入其中,越會讓人感受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有多沉重!
人的記憶是會自己選擇的,我們會選擇遺忘某些東西,也會選擇記起一些根本都沒有發生過的東西!
而整部片子就是以這樣的基本架構為描述。
一個經歷過夏蒂拉大屠殺的導演,在某次偶然的機會裡傾聽一個也是經歷過佔戰爭的友人跟他分享他的夢境,然而後來他卻發現,他竟然對大屠殺完全沒有印象!
這時他便有了困惑:為什麼會記不起那一段往事呢?
那一段往事有什麼是讓他不想也不敢想起的呢?
於是他便透過一些僅存的記憶,找到當初的戰友,想從他們的口中找回那一段失落的回憶!
只是,好像大家都約好了一樣,每個人都對自己在那一次大屠殺的過程中做了什麼事情說不清楚,但卻又可以說出那時候身邊的人到底在做些什麼!
這就有點像是一塊塊的拼圖,故事的真相好像就只能從一個又一個類似羅生門的各說各話中拼湊出一個全貌,但跳脫開來想,誰又能清楚知道那些針對身旁人行為的回憶到底是真實還是捏造的!
在虛實之間,沒有人承認自己參與過那場屠殺;但是又在虛實之間,每個人卻又用記憶的遺失來逃避自己可能犯下的罪行!
人不是自己殺的,但若看著別人殺人也不阻止的話,那跟殺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樣的一部描寫戰爭的片子用動畫來表達,反而會讓人更有驚豔的感覺!
許多誇張的鏡頭變得理所當然、許多夢與現實的衝突場景變得融洽無比!
而片子最後的由動畫轉為現實人生的屠殺場景,更提醒觀眾這樣血淋淋的故事並不是虛構,而是實實在在地發生在這地球的某一個角落!
這是部可以看、也值得看的片子!
至少也給它個八十五分!
★榮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榮獲 美國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提名
★動畫安妮獎 最佳動畫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音樂 最佳劇本 四項提名
★英國奧斯卡 最佳動畫片 最佳外語片 提名
★法國凱薩獎 最佳外語片 提名
★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最佳劇本
★最佳美術指導 最佳音效 最佳剪輯
★英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
★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無法抹滅的記憶,如幻象、如夢境,烙印在腦海裡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支持基督徒長槍黨(Phalangist)執政。後因當選總統的基督徒長槍黨民兵領袖巴席爾.賈梅耶(Bashir Gemayel)被暗殺,遷怒於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暗中支助下,長槍黨民兵對在貝魯特的薩布拉(Sabra)及夏蒂拉(Shatila)的巴勒斯坦人難民營展開大屠殺,死傷上千人。而導演阿利佛曼(Ari Folman)正是其中一名以色列士兵。某天夜裡,阿利佛曼的友人陳述著自己每天晚上反覆被同一個惡夢驚醒,夢中的26隻狗對著他咆哮讓他記憶深刻。兩人認為這與他們20歲前後從軍時期所發生的事有所關聯,但阿利佛曼卻驚覺自己的記憶變得殘破,拼湊不出完整的片段。他決定找尋當年的同袍們,希望能夠還原真相。然而當事實越逼近記憶核心,一切宛如超現實的圖像般開始悄悄的浮現。
採訪戰爭時的戰友
當導演阿利佛曼決心要拍動畫片之後,第一階段是要做功課,研究黎巴嫩戰爭,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不過阿利佛曼漸漸發現,他其實想把主題專注在他自己的個人經歷,所以阿利佛曼先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劇本,邊寫邊拍攝訪問帶,採訪一些在戰爭時阿利佛曼的伙伴們。
詩意的華爾滋片段
這就是阿利佛曼最終想表達出本片的觀點,他想敘述阿兵哥們的知覺、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知覺。為了這個很關鍵的原因,我選擇動畫的形式,讓一位阿兵哥隨著巴席爾․賈梅耶 (Bach-ir Gemayel) 總統的海報「一起」跳舞,詩意的華爾滋片段靜靜的呈現出來,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五到十秒鐘,但卻讓人屏息以待、卻又冷血殘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