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台灣,我想聽過幾米的人應該會比聽過宮琦峻或是手塚治虫的人要多吧…

 

如果沒有幾米的話,我想有很多簡單的美麗會從此消失在人們的眼前。

 

不是不見,只是消失在人們的眼前。

 

而人們不是看不見,只是選擇忽略掉某些簡單的美麗。

 

而其實人啊,多半是這些簡單的美麗所組合而成的。

 

所以啊,很多我們身為一個人的美麗,若沒有幾米的話,可能很多人至今仍是看不到。

 

有人說,剛開始看幾米的繪本,會有不知道該先看文字還是先看文的迷惘,而也有人說,看幾米的繪本時,第一遍先看文字、第二遍看圖、第三遍再把文跟圖結合一起看。

 

只是,習慣看漫畫的我,喜歡先把文跟圖結合在一起看,然後看文字,最後再看圖畫。

 

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文跟圖才能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單單文字的部份,會讓我激盪出另一個故事;而單單圖畫的部份,會讓我的思維飛舞在一個又一個自己編排出的故事裡。

 

我忘記我跟哪一個朋友說過了:閱讀的樂趣是可以把自己沉浸在作者為我們創造出的時空環境裡。

 

但是,有的時候,閱讀的另一種樂趣是以作者的文字為基底,創造出自己的世界,或是將自己的世界以類似的角度投射在作者的作品中。

 

就如同許多經典名作一樣,一定會有許多的注釋跟演繹版出來,說明當初作者想要隱喻、暗示及啟發人們些什麼東西。

 

但是,當初作者創造出這些作品的時候,真的就已經包含了這些微言大義嗎?我那個時候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就曾經有過這樣的迷惑:我寫的是「唐吉訶德與西遊記中的理想與現實」,為了拿到那個碩士學位,我參考了不少書,越讀越讓我懷疑,當初塞萬提斯跟吳承恩真的都有想到那麼多嗎?

 

又或者,那都是後世的人將自己的心情、希望跟所學投射到他們作品的後果呢?

 

像是幾米在書中208頁的Q&A中便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Q5:你會覺得沒人真正懂你的作品嗎?
A;其實,很多讀者在我作品中看到的世界,比我所呈現的,還要豐富…

 

這就相當能解釋我的疑惑。

 

其實,之所以會買這本書,就是想要瞭解幾米在創造出那一本本膾炙人口的繪本,其開始的那一個念頭到底會是什麼?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閱讀或欣賞作品的時候,這一念到底是由作者的心意產生、或是由讀者的心意產生呢?

 

可能,這就是一個故事的結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最佳的說明吧!


他的暢銷作品,我們能一一細數;他成名前那段晦暗無助的日子,我們也略知一二。但是,那些美妙的圖畫,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簡短卻發人深省的文字,究竟是怎麼產生的?一個創作者,必須具備什麼能力,才能又畫又寫,並且持續不斷?
  從1998年出版《森林裡的祕密》和《微笑的魚》開始,幾米已經這條路上耕耘了十年。這十年間,他以驚人的創作能量,推出各種不同面貌的作品,紅遍海內外。但他鮮少談論自己的創作過程。在幾米的腦袋和作品之間那個神祕的世界,始終令人好奇。
  「我還不夠份量談這些。」他總是?腆地說。
  於是我們等了十年。在這本書中,幾米首次完整地詳述每個創作背後的故事,從一個畫面的完成,到角色、主題的靈感誕生,「創作」背後神秘的簾幕隨著幾米的回溯一一揭開。書中並收錄王文華、陳綺貞、黎煥雄、陸蓉之、柯倩華等人對幾米作品的看法。
  「幾米為什麼是幾米?」這本書提供了最直接的答案。
  「人生是沒辦法計劃的,有太多意外了。」幾米接受Discovery採訪時曾這麼說。但在內心深處,他始終相信,「任何人都值得擁有一朵美麗的花。」他用十年在創作道路上的堅持,證明了這件事。但願這本書也能成為一朵美麗的花,獻給所有一直默默支持他、守護他的讀者,在夢想迷路的時候,擁有再飛翔的力量。
作者簡介
幾米
  繪本作家。1998年開始創作,著有《森林裡的祕密》《微笑的魚》等近三十種著作。
  首開成人繪本風氣之先,作品風靡海內外,美、法、德、希臘、韓、日、泰等國皆有譯本。2003年獲《Studio Voice》雜誌選為亞洲最有創意的五十五人之一,學界和媒體多次以「幾米現象」為主題分析討論。多部作品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和電影,動畫《微笑的魚》並榮獲2006年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2007年Discovery「台灣人物誌」六位傑出人物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任意飛翔 的頭像
    任意飛翔

    四十五年目睹之怪現象

    任意飛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