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發眾怒】為接軌國際廢ㄅㄆㄇㄈ 葉宜津:事實會證明我是對的 #LINETODAY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gBwQ5z?utm_source=lineshare
羅馬拼音,真的可以跟世界接軌嗎?
一個語文的學習,其實最重要的是練習跟生活環境,我還記得以前我國中英文常考100分的時期,就曾經被我老爸揶揄說:別以為你英文很強,鹽埕區那些接外國阿兵哥客人的小姐,每個英文都比你好!
當然,這種話就算是過了三十年,在現在的我看來,還是相當不得體的一句話,而且那種打壓兒女能力的教育方式雖然是為了別讓小孩子太志得意滿,但卻更容易消磨小孩子的志趣。
只不過,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話再爛也有讓我們學習的地方,也就是語文的學習,單字文法等的正統教育方式當然有其基礎的必要,但就算沒有這些教育,語文的學習還是可以透過生活環境的投入而達到溝通的目的。
唯一可能發生的差別在於課堂上的學習比較有系統,但卻可能脫離生活;而透過環境融入的學習就比較生活化,但卻可能會學習到某些難登大雅之堂的話語而不自知。
所以說,真要做到所謂的國際化或是接軌國際,我認為政府應該要先確認一件事:什麼東西叫做國際?
英文就是國際嗎?
日文?韓文?德文?法文?西班牙語?不是國際嗎?
又或者,「中文」就不是國際嗎?
所謂的跟國際接軌,如果連軌道要跟哪一端鏈結都不知道,那就冒冒然說要使用羅馬拼音來取代注音符號,那也未免太可笑了!
再者,語文是一個文化的基礎。
語文的學習在自身文化中早就有所謂的一套官方制式的學習系統,不會有一個國家為了要跟「國際接軌」,就放棄自己的語文系統而改用另一套不是自己的語文系統來學習自己的母語!
如果用羅馬拼音就可以學習好中文,那誰來告訴我為什麼一堆老外講中文都是怪腔怪調的呢?
跟國際接軌,重要的不是放棄自己的文化去親吻外國的腳趾,而是必須在厚植國力的基礎上,去創造出吸引外國的環境。
要知道,接軌,不是喪權辱國,而是在對等的天平上搭出友誼的橋樑。
如果只是單純的意識型態之爭,就要廢除注音符號,那可以想想當初某個諾貝爾獎的李姓得主搞的教改,讓台灣競爭力倒退了多少年的前例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