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看過圍城嗎?

 

裡頭很著名的一句話常被引用在很多地方:(婚姻、愛情、事業)跟圍城一樣,裡頭的人想出去;外頭的人想進來…

 

這樣的一個場景上一次被我想起的時候是在投名狀這部電影裡,而這一次在看「老娘鬧革命」這部片子的時候,又再度地讓我想起這句話。

 

故事裡頭說的是某一個住在英國的家庭,因為老爸對於當時社會主義的欽敬,在收到東德某學校的英國文學聘書的時候,便決定帶著全家人搬到當時的德國,去加入那社會平等公義的行列。

 

其實故事在這邊就是一個很有趣的發展,當一家之主決定要搬到東德的時候,還自認民主地要全家表決,雖然這只是形式上的民主,但光看這一點就覺得他們一家到東德一定會適應不良!

 

果不期然,隨著故事慢慢地進展,父親雖然嚮往社會主義的公平,但卻對秘密警察以及所謂的跟監密報反感到了極點、母親雖然從頭至尾都是以夫為尊,但是生活環境的落差以及生活的不安都讓她整顆心懸在半空、正值叛逆的大女兒在英國已經開始所謂嘻皮的生活模式,被迫來到東德,就跟飛鳥被折段翅膀丟到籠子裡一樣、小女兒雖然受父親影響對社會主義有著似懂非懂的支持,但是在被吸收到秘密警察的體系中後,卻又必須面臨著組織與家庭的利益衝突、而家中那個有些微自閉的小舅子就更別提了,每天只會拿著相機到處拍的傢伙到了一個到處都是爪扒子的世界不被惡搞才有鬼咧!

 

電影的情節就在這樣一種全家人各有心思卻又逐漸找尋到自己真正重視的價值觀裡溫馨進行著。

 

只是,人生的許多價值觀好像都是這樣坐這山望那山地重複著擁有→忽視→失去→重視→再度擁有→忽視…這樣的可悲循環。

 

每個人似乎都脫離不了這樣的影子!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自以為是地追求一些自己都說不出到底哪裡重要的東西:名氣、地位;財富甚至於是愛情…

 

只是…天下畢竟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得到某些東西,都要付出某些代價,而讓我們感到不爽的是:常常當我們犧牲某些東西換來我們當初所追求的目標時,卻發現那些被我們犧牲的事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份子!

 

別急!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但如果有一個機會讓我們用現在擁有的一切去換取我們當初所犧牲的事物,會不會又再次重複那種失去後才知道其實我們根本不想去重獲那已經失去的東西…

 

太多的故事都讓我們以為去追尋失去的東西就是懂得珍惜,但是,當我們去追求過去的某樣事物的時候,是不是就是代表我們又要失去現在身邊的一切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幸福呢?

 

老娘鬧的革命是要把全家救回以前的世界…

 

只是,我們回到以前的世界是不是就能逃離未來的挑戰呢?

 

太多太多的革命都是為了改變,改變現狀到底是應該回到從前還是迎向未來呢?

 

嗯…這樣的想法實在跟這樣的喜劇片搭不太起來。

 

也許導演只是簡單地想以共產與民主方的矛盾來製造笑點及發人深省罷了,我又何必讓自己陷入圍城呢?

改編自真人真事,前進東德烏托邦的荒謬喜劇

從柏林圍牆以西到柏林圍牆以東;從有馬克史賓瑟百貨的英格蘭投奔馬克思與列寧的懷抱,在瑞特克里夫先生的慫恿下,瑞特克里夫一家竟然表決通過搬到人人都想逃離的共產世界!連東德邊境的士兵也忍不住嘲笑他們!

一位篤信馬克思主義的教授;一個早熟叛逆的性感女神;一個只有12歲的小共產間諜;還有一位看似柔弱實際上卻聰慧堅強的家庭主婦,為了先生和孩子們的幸福,瑞特克里夫太太暗中密謀一場瘋狂的革命逃亡,這個快被分化的妙家庭能夠團結攜手回到民主的世界嗎?

幕後花絮:

【老娘鬧革命】整部片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Halifax)和匈牙利拍攝。片中演員有許多來自德國,其中有兩位更是東德人。現實生活中的瑞特克里夫先生和太太,分別是名為布萊恩(Brian)和露易絲(Lois)的諾里斯(Norris)夫妻,在1968那一年,由於布萊恩衷心相信共產世界的美好,竟真的帶著全家人到東德生活。一般人想到60年代的英國,腦中浮現的是活躍開放的倫敦、利物浦的披頭四,沒有人會相信,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下的中產階級家庭,竟選擇從近代民主的發源地,搬到社會主義所謂“烏托邦”的東德鐵幕裡!

正是因為這樣奇特的經歷,讓諾里斯夫妻的小女兒瑪姬(Maggie Norris),在長大之後興起將他們的故事拍成電影的念頭,本身也是導演和演員的她,先把想法告訴編劇彼得史托恩,而後彼得和另一位編劇布莉姬歐康納共同將劇本完成,旋即吸引了本片女主角凱薩琳泰特的興趣。瑪姬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而現實生活中的瑞特克里夫先生—布萊恩,更在片末客串遊行隊伍中的一員。片中的小女兒是個史達林的擁護者,而瑪姬小時候更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共產黨員,甚至固定在自己的房間舉行集會。

至於已經74歲的露易絲則表示,雖然很高興看到這部電影以輕鬆幽默的喜劇方式呈現,但直到現在想起當初住在東德的時光,還是覺得不堪回首,因為不會說德語,加上所有在民主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套用在東德完全行不通,讓她從未間斷想要逃離東德的念頭。她說,那段日子不僅時時被政府監視,連想要準備一桌像樣的晚餐都很困難。

當初發動全家搬到東德的諾里斯先生,也在74歲的今天感到後悔,因為當他們一家人才跨越東西德邊界,就已經被秘密警察盯上,失去自由的同時,他心中共產主義理想世界的原型也跟著幻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任意飛翔 的頭像
    任意飛翔

    四十五年目睹之怪現象

    任意飛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